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正文

学术论文

陈卓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日期:2024-03-18 点击量:

上图为陈卓武素描像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所立的是崇真向善之德、培育的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就要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延续文化基因、展现精神魅力,使之构成立德树人的精神支撑、魂之底色和育之方式,引导大学生在信奉和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铸牢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探中华文化之源,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立德树人的精神滋养


“汲古以润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互契合、彼此成就,深深浸润着中华文明独特的意义图式和精神指向,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至今仍彰显着光辉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绝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绝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新时代高校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优秀内容,就必须激活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深挖铸魂育人的精神富矿,在铸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中汲取丰厚滋养。


在“立什么德”上,只有融合传统文化才能获得滋养。在源远流长、世代赓续的文化传统中,既蕴藏着“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的君子人格、“仁爱共济、利己达人”的社会品格、“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又积淀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为政之道,高扬着安民利民、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这些元素已经融汇入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中,成为“德”厚实的价值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若使文化与育人的天然关联相脱节,则意味着“根脉”的断裂,“德”终将失去底色、无所附着,也很难焕发出厚重的文化及育人价值。在“育什么人”上,只有接受文化熏染才能获得滋养。时代新人是文化的传承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其精神世界在文化熏染中得以不断确立。高校要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砥砺青年的伟大志向,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涵养青年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文化熏染成为时代新人文化品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并使之与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良性对接,让马克思主义以鲜活的时代气韵和强大的真理力量为立德树人注入强劲的文化势能,由此培育的“人”才是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守文化血脉之本,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血脉相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既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的伦理特质与历史传统,也不断优化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和文化生态。新时代高校要向内探寻立德树人的历史根基和文化血脉,持续发挥和拓新教育文化传统的文明之力,建构有利于立德树人的系统性课程。向外扩充立德树人的文化情怀与国际视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教育旨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大浪淘沙、去芜存菁中,深蕴着提升教育品质的文化力量。一方面,高校要探寻开启“课程体系”的金钥匙,让文化“传下去”。第一,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更是以文化人的传道之径。要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不断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引导学生在内容厚重的课程教材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第二,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是实践立德树人的具体形式,也是课程本真价值的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要发挥思政课天然的“文化场”的“黏合剂”效能,构建“文化陶然—体知贯通”于一体的思政课育人体系,将最核心、最本质和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选出来,涵化为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供给,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标识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汇成价值牵引的柔性潜隐力量。与此同时,高校要善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文明禀赋,如“六艺”蕴含了课程思政的思想之源,其中的“乐、射、御、书、数”,秉承着“寓德于教、寓道于教、寓教于乐”的课程理念,承载了艺术、体育、数学教育等的“育德”意图,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文化品位和思想魅力。另一方面,高校要激发文化活力,让文化“走出去”。“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生活之道,“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和“自信自强、胸怀天下”的主体图景,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高校可以依托孔子学院、国际交流会议、教育出访团、校际合作项目等平台,激励引导青年学生成为跨文化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热情实践者,用青年的文化自信涵育更广泛的价值认同,进而推动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寻以文育人之术,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立德树人的方法途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有教无类、循循有序、因材施教等传统文化,蕴藏着柔性的育人之术。这种育人方式强化了育人价值生成的可持续,彰显着传统教育的尊与爱、慈与严,蕴含着立德树人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长久魅力。立德树人是师生道德共治的协同过程。新时代,高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智慧,用适切的育人方法、过硬的育人本领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坚持教师主导性和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发挥立德树人强大功效的重要途径,其内涵就是要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式的切合性转变,建构有利于立德树人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如《荀子·修身》中讲到:“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其“师友”概念指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职业操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惋惜感慨,都启示教师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成为塑造教师角色的精神标尺。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青年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寻“修齐治平”的圣贤之道,《大学》中讲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种价值追求不断深化了“君子之学”的内涵修养。无论是“修齐治平”的道德追求,还是“止于至善”的理想人格,都深刻说明兼济天下成为读书人读书致用的价值写照,充分展示中华文化自信的宏伟气度。今天的青年学生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高校要利用好文化育人的理念、方法和原则,引导青年学生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体认价值的同时,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信念追求放在立德树人的首位,通过厚植立德树人的文化优势,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自觉。


“文者,贯道之器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丰腴沃土,文化传统中始终具有立德树人的精神标识和丰厚滋养,立德树人作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表达,锻造了铸魂育人、启智增慧的独特育人“温度”,二者的双向奔赴使我们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文化养料。高校要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发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丰厚的育人智慧,书写和展现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动鲜活的育人故事,通过不断激活文化蕴藏的育人“密码”,为立德树人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智慧支撑。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条:陈卓武:高校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人才支撑
下一条:林逢春、梁静鑫:将河套合作区打造成香港青年逐梦之新领地